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 F1中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比例1/2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下图是闰绍细胞(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参与调节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抑制自身的活动 |
| B.闰绍细胞兴奋时会抑制运动神经元2的兴奋性 |
| C.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
| D.闰绍细胞通过递质使运动神经元1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
|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
| C.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
| D.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
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①血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
|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
|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
|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
生命活动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的现象,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内环境的稳态发生变化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
| B.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
| C.机体中的免疫系统对维持内环境平衡和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
| D.反馈调节在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对维持稳态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