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附加题:
2013年是改革开放35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英国有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该观点。
展览二:领袖风采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带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  )图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3)“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列举其中属于广东省的经济特区城市。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1)说出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材料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和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更加深刻,影响也更加深远,它更加深刻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改写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2)请举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一例说明“地球村”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
(3)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下图)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顾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说说你所了解的负面效应有哪些?(至少答出两项,4分)

读图说史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上述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3)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扫六合:指统一中国),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从材料一看,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什么人?
(2)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举出受封者必须承担的义务两个。
(3)材料二中所说的“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朝统一全国后,对管理的地方不再推行西周的管理制度,而是实行什么制度?
(4)西周和秦朝在管理地方上所实行的制度虽然不同,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完成后面的问题。

(1)这条通道在历史上被我们称之为 。当时东起中国的A __________,西至西亚和B。对这条通道开通贡献最大的是
(2)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

读史有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摊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请回答: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美英盟军抢摊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
(3)“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
(4)“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