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在地形上,B表现为     ,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属于图中的_____    处地貌(填字母)。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的______处;若从地质构造考虑,除地形等因素外,最理想的水库大坝选址应在A、B、C中的_____处。
(5)读图,回答:

l 地质学家在该地区由甲至乙地表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_______
A.老—新—老        B.新—老—新
C.无规律            D.新—较新—较老—老
l 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________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气、水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冻害发生频次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华北地区是我国秸秆产量最大的地区,近年来,河北等华北省份的秸秆产量不断提高,同时该地区的水资源消耗逐步增加,水资源环境趋于恶化。下列两图示意2012年河北省用水量结构和华北地区秸秆类型结构。

(1)M地为我国的冻害中心之一,分析该冻害中心的形成原因。
(2)分析华北地区以玉米、小麦类秸秆为主且总量大的原因。
(3)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分析华北地区秸秆产量增加易引发的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APEC蓝”是形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的网络新词,它是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环境。
材料二据观测,北京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图甲是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乙是北京某区某年各月大气指数变化图。

(1)“APEC蓝”是“超常规手段”治理的环境结果,这种环境管理措施属于手段;治理中实行了京津冀联控的方式,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分)
(2)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是,其原因是。(4分)
(3)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北京大气质量良好,可采取哪些措施? (4分)

【海洋地理】读渤海海底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处所处的海岸类型是,B处的海岸类型是。该海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等。
(2)与秦皇岛港相比,评价塘沽港建设条件。
(3)近年来,渤海污染日趋加剧,简述其形成原因。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同。读“某城市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从城市功能区看,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用地,A处最有可能形成区。
(2)简析B处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3)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准备在①、②两地建设卫星城,两卫星城的建设可以缓解主城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哪些环境问题?
(4)简要评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2014年9月26日,新疆霍尔果斯市正式挂牌成立。霍尔果斯市位于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的伊犁河谷,拥有集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年轻的城市。图(一)为霍尔果斯市位置及周边区域图(甲地)。
材料二 2015年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中段和南段将相继开工,它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市,其中南段的终点位于珠江三角洲。图(二)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图(乙地)。

图(一)霍尔果斯市位置及周边区域图

图(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图(乙地)
(1)图(一)中大多数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4分)


甲地
乙地
气候类型


自然带类型


农业生产
优势条件


不利条件


(3)简要分析甲、乙两地的能源合作对图乙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3分)
(4)霍尔果斯市设立经济开发区实施招商引资,珠三角某一纺织品出口企业欲到该市投资建厂,请分析其可行性的理由。(3分)
(5)图甲地区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荒地,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荒地可开发为新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以缓解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的压力。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