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
|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
辛亥革命后,有一外国企业家想在中国办厂。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他最好投资()
| A.重工业 | B.轻工业 |
| C.农业 | D.军事工业 |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 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 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
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出现于()
| A.棉纺织业 | B.冶金业 | C.采矿业 | D.交通运输业 |
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上马车夫”——荷兰 |
| B.“日不落帝国”——英国 |
| C.珍妮机的问世——阿克莱特 |
| D.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时代” |
1978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624.1 亿元。 2003 年已达到 11.67 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
| 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
| 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
|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