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亚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A为_______城市,是印度棉纺织工业中心,发展该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2)C为_____河,主要流经_______(国家);D为_____河,是印度人心目中的“圣河”。
(3)E为________高原
(4)印度新兴工业区的名称是______。
(5) B地降水较___,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宜种植____________(粮食作物)。
(6)F为______________城市,是印度最大的_______________工业中心。
(7)选择
①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绝大部分是黄种人
B.印度是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C.工业集中于国土的东北部
D.印度人口众多,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粮食
②印度产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南季风不稳定 B.东北季风势力强
C.东北季风势力弱 D.气候炎热降水少
③印度有三大地形区,其地势特征( )
A.中部低,南北高 B.指印度半岛及中南半岛
C.自南向北逐级降低 D.自北向南逐级降低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B是________(河流),该线是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2)港澳地区位于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地区,该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形成的区域合作的模式是“______________”。
(3)②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该区域的特色牲畜是_______。
(4)_____资源成为限制①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③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
(5)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的剖面图与下图相符的是______。
(6)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有众多的美称,请列举两例。
【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材料: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还表现在一系列持续和有效的政府行为。自唐贞元以来,中国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了中国的版图,至明、清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大量的中国官方文件、地方志和官方地图都记载了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沙群岛的管辖,并将其列入中国的领土范围。直至本世纪初,中国政府一直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对南沙群岛行使着和平管辖。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0世纪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
⑴既有陆上邻国又临海的省(区)是①、②中的 ,我国领土最南端是 ,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⑵材料中的马来西亚是图中④、⑤、⑥中的 (填数码)。
⑶③是 海,⑦是 海峡,
⑷下列关于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A.物产丰富,锡矿砂、石油、天然橡胶的储量或产量居世界前列 |
B.东南亚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
C.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
D.东南亚分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中南半岛上的泰国属于内陆国 |
⑸“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陈毅的这首诗是赠给缅甸友人的,说明了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
读美国地形图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请你从地形分布、地势特点分析美国的地形特点。
⑵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明显,五大湖区附近的农业带是 ,根据人口分布图分析其发展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
⑶美国人酷爱篮球,很多球队的名称与所在地区主要的经济部门关系密切,请举两例说明。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C点的经纬度是 ;A点位于高、中、低纬度中 。
⑵按东、西半球划分,C点位于 半球。
⑶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⑷A、B、C三点中,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点,位于北温带的是 点;
⑸图中地球仪的地轴与水平面呈66.5°夹角,制作地球仪时,不将地轴制作成垂直于水平面的主要原因是:()
A.支点平衡的需要
B.反映地球自转时的特点
C.反映地球公转时的特点
D.反映地球所受到的引力的特点
⑹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指向 附近。()
A.北极附近 B.北极星附近
C.太阳中心附近 D.恒星附近
【改编题】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名称:图中大洲C是_ ____洲 ,大洋③是__ __洋 。
(2)A大洲的东部和南部__ _气候显著,容易产生__ _灾害。
(3)B大洲从纬度位置来看,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 带,其气候分布具有以赤道为中心南北__ _分布的特点。
(4)E大洲是目前没有人类定居的大洲,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5)F所在的大洲分为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东部所在的山地的名称叫______________。
(6)G所在的大洲分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____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