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具有生殖现象,其主要意义是( )。
A.增加生物的变异性 | B.保证种族的延续 | C.增加物种的数量 | D.促进个体的生长 |
由硝酸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氯化钙、一些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比例配成的营养液适合于培养
A.根尖生长点细胞 | B.绿藻 | C.菊花的外植体 | D.酵母菌 |
下列实验设计思路和研究过程最相近的一组是
①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
②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通过计算和模型建构,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③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④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发现只有供给H218O的小球藻释放18O2,证实光合作用中的氧气来自于水
⑤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的分布,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A.①和⑤ | B.②和③ | C.④和⑤ | D.④和① |
如图表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 |
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不同 |
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
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 |
下表为病毒、细胞及其他结构的大小。分析数据,表中原核细胞直径的大小范围是项目
项目 |
最小的病毒 |
核糖体 |
支原体细胞 |
细菌细胞 |
动植物细胞 |
原生动物细胞 |
||||
直径 (微米) |
0.02 |
0.025 |
0.1~0.2 |
1~2 |
20~30 |
数百~数千
|
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 |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