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面积为s=0.04m2,匝数N=100的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已知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线圈总电阻为2Ω则 ( )
A.在0—2s内与2s—4s内线圈内的电流方向相反 |
B.在0—4s内线圈内的感应电动势为0.008v |
C.第2s末,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
D.在0—4s内线圈内的感应电流为0.8A |
如图,电荷量为q1和q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P点和Q点。已知在P、Q连线至某点R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且PR=2RQ。则
A.q1=4q2 | B.q1=2q2 | C.q1=-2q2 | D.q1=-4q2 |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之间通过电场传递相互作用力。如图所示,对于电荷A和电荷B之间的电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荷B受电场力的作用,自身也产生电场
B.撤去电荷B,电荷A激发的电场就不存在了
C.电场是法拉第假想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D.空间某点的场强等于A、B两电荷在该点激发电场场强的矢量和
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量Q1>Q2,点电荷q置于Q1、Q2连线上某点时,正好处于平衡,则
A.q一定是正电荷 | B.q一定是负电荷 | C.q离Q2比离Q1远 | D.q离Q2比离Q1近 |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
B.![]() |
C.![]() |
D.12F |
在电场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某点的电场强度大,该点的电势一定高 |
B.某点的电势高,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大 |
C.某点的场强为零,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 |
D.某点的电势为零,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