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次年3月2l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①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一慢一快 ②北极圈内极夜范围的变化是小一大一小
③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小一大一小 ④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一长一短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题。图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 | B.原料有可再生性 |
C.减少原料运输量 |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
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 | B.东高西低 |
C.中间高四周低 | D.南高北低 |
图所示区域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 ①、②为该地设计的引水渠。读图完成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线气压值低于c线 | B.从②引水灌溉更便利 |
C.d线气温值高于e线 |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
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D.晴朗、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
图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关于图示大气环流的过程,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易形成台风雨 | B.②形成高空西风 |
C.③带来丰富降水 | D.④形成东南信风 |
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B.东非高原的动物大规模向南迁移 |
C.全球从南向北白昼时间逐渐增长 |
D.我国华北地区多受沙尘天气影响 |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回答第题。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 | B.风小雾大,降水多 |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 D.日出晚,昼短夜长 |
英国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
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
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
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
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
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
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
图是东亚和南亚地区某时期季风示意图,回答题。图中所反映的月份是
A.1月 | B.3月 | C.7月 | D.12月 |
图中①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气压差异 |
B.西风带形成的风向 |
C.信风带形成的风向 |
D.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 |
此时,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断裂成块状,是因为该气压带
A.被陆地高压切断 | B.被海洋上的低压切断 |
C.被海洋上的高压切断 | D.被陆地低压切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