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是全球汽车最大消费市场,国际上大量汽车制造商加入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同时,汽车企业价格大战此起此伏。
材料二:发改委于2012年3月20日凌晨起上调成品油零售价,汽柴油每吨均提高600元。由于油价上涨,小排量汽车和电动力汽车、自行车销售好于大排量汽车。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12分)
(2)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遭遇尴尬?(5分)
材料一:2008年来,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
材料二: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2005年,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材料三:2008年我国汽油价格不断上升,2008年6月20日,成品油价格上涨后,90号汽油从每升4.85元涨到5.65元,93号汽油从每升5.22元涨到6.06元,97号汽油涨幅最大,从5.56元每升涨到6.58元。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2)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遭遇尴尬?人们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3)假如你是我国某汽车企业负责人,上述材料中反映的现象对你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带来哪些重要启示?
辨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
据农业部对全国470个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截止2009年8月31日,猪肉价格已经连续70天回升,累计涨幅达23.1%;鸡蛋价格也连续5个星期上涨,累计涨幅6.2%。有网友戏言“猪在飞,鸡在跳”。
请简要分析猪肉、鸡蛋价格上涨可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贪大求洋,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大广场、大马路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不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GDP,忽视将速度、效益统一,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结合。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了经济结构的不协调,而且老百姓怨声载道。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指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追求“绿色GDP”,不提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坚持求真务实,重实际、
请结合上述材料并从辨证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怎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
2009 年 10 月,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 》 强调,支持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水电的可持续开发,同时要高度重视水电开发对社会、环境及生态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我国能源紧缺,同时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还不到 25 %。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近年来,我国总结了建国以来水电开发的经验教训,要求水电工程项目的选择和建设,都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相协调,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新建的水电工程项目都必须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 》 ,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立项。
从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