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虽然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整残了世界经济,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所抬头,但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以邻为壑的政策相比,其危害要小得多。面对经济危机,各国不再采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关系日趋地缓和 |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D.广泛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
有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建国者在雅典和罗马之间走出了一条新的建国道路。美国的道路是
A.实行人民主权原则的共和国 | B.奉行市场经济的帝国 |
C.坚持人文精神 | D.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 |
在西方,近代精神既表现为理性获得了胜利,又表现为宗教走向宽容的历史事件的是
A.文艺复兴 | B.宗教改革 |
C.启蒙运动 | D.工业革命 |
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 B.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国家改善关系 |
《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A.甲午中日战争 | B.义和团运动 |
C.全面抗日战争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是
A.南昌起义 | B.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
C.北伐战争 | D.抗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