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义务》中指出:处于国家领导地位的人应该具有这样的义务感:第一,他们不论做什么,都要符合公民的利益;第二,他们应该维护国家的整体,而不要为维护某一个部分而忽略了其它的部分。罗马法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以西塞罗观点评价古罗马法律,正确的是( )
| A.习惯法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有利于维护公民利益 |
| B.十二铜表法是统治者自觉维护公民利益的表现 |
| C.由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维护国家整体的精神 |
| D.经过不断发展完善罗马法基本实现了国民平等 |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
(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 |
| 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
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
|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
|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
|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 )
|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
|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
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图中所包含的信息有( )
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 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