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大洲知识结构图”下图,完成小题“知识结构图”表示哪个大洲的自然环境
A.亚洲 | B.非洲 |
C.北美洲 | D.南美洲 |
亚洲在各大洲中
A.跨经纬度最广 | B.人口最多,面积最大 |
C.人种最繁杂 | D.国家与地区数最多 |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
A.自南向北流 | B.自东南向西北流 |
C.自东向西流 | D.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主要是因为
A.纬度跨度大 | B.经度跨度大 |
C.海陆差异大 | D.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体位于()
A.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
C.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
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是()
A.广东省 |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C.广西壮族自治区 | D.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
我国八大菜系各具特色,它们的形成与当地的物产和居民的风俗习惯关系密切,下面菜系与所形成的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A.鲁菜,山西省 | B.闽菜,安徽省 | C.湘菜,湖北省 | D.粤菜,广东省 |
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经过()
A.黑河——腾冲一线 | B.秦岭——淮河一线 |
C.天山——阴山一线 | D.武汉——南京一线 |
读图,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20°E,50°S) |
B.乙地(170°W,20°N) |
C.丙地(20°W,60°S) |
D.丁地(50°E,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