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Na2CO3和NaHCO3 的固体混合物加热灼烧 |
除去NaHCO3中的Na2CO3 |
B |
常温时将CO通过装有SiO2 的硬质玻璃管 |
制取粗硅 |
C |
向新制得的K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比较氯与硫的得电子能力 |
D |
分别向2支盛有冷水的试管中加入相同大小的镁条和铝条。 |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Z2+2A2+=2A3++2Z-可进行 |
B.反应③是置换反应 |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 |
D.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Z-、B-、A2+、X2+ . |
已知0.5 L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1 mol Cl-和0.2 mol SO42-,则此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 mol/L | B.0.5 mol/L | C.0.6 mol/L | D.0.1 mol/L |
1 mol NO和1 mol NO2具有相同的:()
①分子数②原子数③氮原子数④氧原子数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②③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Ba2++OH-+H++SO42-= BaSO4↓+ H2O |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 |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 |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
将百分比浓度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稀H2SO4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2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1,则c1和c2的数值关系是()C
A.c2=c1 | B.c2<2c1 |
C.c2>2c1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