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代经济学分析表明,政府的作用犹如“三只手”,即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指政府的权力过大并没有受到制约),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着力发挥政府无为之手、扶持之手的作用,要限制政府的掠夺之手。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以上论述()
①把握了主要矛盾在决定事物性质中的主导作用
②强调了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运用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观察下图。从哲学角度看,图中之人

①否认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②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③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④否认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唐朝以丰满为美,和统治阶层的骑射属性有很大关系;明清以赢弱为美,反映了汉族知识阶层与耕战的割裂,即文人不知兵。所以明清时理想的男性往往被描述成文弱书生,多愁善感,面色苍白,双肩窄小,大部分时间泡在书本与花丛中,稍不如意就会病倒。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人类的美学概念并非从天而降,从来都是历史和经济生活的产物
②人类的价值标准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人类的社会意识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④人类在审美形式上并不一定遵循固有的审美规律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014年7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致辞指出,发展中美关系要顺时应势,与时俱进。这体现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③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身外之物是靠不住的,它们都是幸运的赐予,而不是我们自己报酬,……是通过听天由命而得到的满足。”——罗素。下列观点与上述观点表述一致的是()

A.未来的一切都还无从把握
B.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
C.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D.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