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绿叶色素的提取液进行层析,随着层析液从滤纸的中央向四周扩散,形成四个色素环带,排在最里圈的色素是( )
A.橙黄色 | B.黄绿色 | C.蓝绿色 | D.黄色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酶参与的反应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 B.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 |
C.人体中不同酶的最适的pH可能不同 | D.细胞中的酶若是RNA则不需要更新 |
某同学为了观察渗透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猪的膀胱膜将一漏斗口封住,再在漏斗里装上清水,然后把漏斗浸入盛有10%的NaCl溶液的烧杯中,并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一样高,但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象。那么,他应该怎样改进实验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A.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NaCl溶液 |
B.把10%的NaCl溶液改装在漏斗里,清水装在烧杯中 |
C.把猪的膀胱膜换成其他半透膜 |
D.把10%的NaCl溶液换成10%的蔗糖溶液 |
用2mol·L-1的乙二醇(能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
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黑藻细胞内甲→ATP的过程不仅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
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
C.丙中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
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
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只是酶的种类 |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