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正确顺序是( )
①染色质缩短变粗成染色体 ②染色体变细伸长成染色质
③组成染色质的DNA复制 ④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⑤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 A.③①④⑤② | B.③④①⑤② | C.①③④⑤② | D.①④③⑤② |
下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 |
| B.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 |
| C.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 |
| D.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 |
U型管底部中间用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如下图示。一段时间后
| A.左侧液面升高 | B.右侧液面升高 |
| C.左侧渗透压升高 | D.右侧渗透压下降 |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中有()
| A.46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 |
| B.46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 |
| C.92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 |
| D.92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 |
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
| 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
|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
|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分裂中 |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加NaOH是为了清除空气中CO2 |
| B.②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 |
| C.②中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 |
| D.③中加Ca(OH)2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