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某区域灾害性天气发生日数年代变化坐标图,读图并完成题。关于图中各灾害性天气随时间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沙尘暴-先增多后减少;浮尘-先增多后减少;大风-递减 |
B.沙尘暴-先减少后增多;浮尘-先增多后减少;大风-递减 |
C.沙尘暴-先增多后减少;浮尘-先增多后减少;大风-递增 |
D.沙尘暴-先增多后减少;浮尘-先减少后增多;大风-递减 |
图示资料最有可能来源于
A.江汉平原 | B.青藏高原 | C.塔里木盆地 | D.三江平原 |
图示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越高则意味着
①气候的大陆性程度越强 ②气候的海洋性程度越强 ③气候越干旱 ④气候越湿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的 环节的增强直接相关(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15年12月16日,青岛、也是省内首条地铁线路——地铁3号线北段正式开通,岛城迎来地铁时代。读“青岛市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地质构造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向斜 | B.乙是背斜 |
C.丙是断层 | D.丁是滑坡 |
图中最适合建设地铁轨道的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在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有一波浪岩,由于形似海浪而得名,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图中波浪岩的成因是()
A.海浪侵蚀 | B.流水侵蚀 |
C.风力侵蚀 | D.冰川侵蚀 |
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图示地区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山地为背斜构造 | B.丙处峡谷景观明显 |
C.②地有可能找到石油 | D.③处岩石内部张力大 |
若在图中乙处修建一水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变幅减小 | B.河口泥沙沉积增多 |
C.库区周围气温日较差变大 | D.下游湖泊面积不断萎缩 |
济宁市(约为35°N)某中学高一学生对日历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们根据图示信息作出的判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秋分现象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大概是()
A.129°W;0° | B.129°E;12°26′N |
C.43 °E;23°26′N | D.34°E;23°26′S |
从白露到秋分时间段,下列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济宁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
C.济宁昼短夜长 | D.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