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和实践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下面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运动 |
B.式中的K值,对太阳-行星系统和地球-月球系统是相等的 |
C.式中的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 |
D.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都是370,分别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绳A(如图(a))和水平细绳B(如图(b)),系住完全相同的小球,则(a)(b)图中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之比NA:NB和细绳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之比TA:TB分别为()(已知sin370=0.6,cos370=0.8)
A.NA:NB=16:25 TA:TB=5:4 |
B.![]() |
C.NA:NB=4:5 TA:TB= 5:4 |
D.NA:NB=5:4 TA:TB=16:25 |
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若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6所示,在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转化为内能的能量为( )
A.mv2 | B.2mv2 | C.![]() |
D.![]() |
一颗子弹以某一水平速度击中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从中穿出.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机械能 |
B.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损失量等于系统产生的热量 |
C.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木块增加的内能之和 |
D.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子弹和木块增加的内能之和 |
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照物,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
B.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增量
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如图所示,在抗洪救灾中,一架直升机通过绳索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起一个漂在水面上的木箱,使其由水面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考虑空气阻力而不考虑空气浮力,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力F所做的功减去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重力势能的增量 |
B.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重力势能的增量 |
C.力F、重力、阻力三者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动能的增量 |
D.力F和阻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机械能的增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