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反应①Fe(s)+CO2(g)FeO(s)+CO(g) ΔHa kJ·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 ΔHb 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 40

(1)若500 ℃时进行反应①,CO2的起始浓度为2 mol·L-1,平衡时,CO的浓度为________。
(2)反应①为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700 ℃时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且能增大CO2(g)的转化率,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 ℃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增加Fe的量
(4)下列能说明反应②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每消耗1 molCO的同时生成1 mol CO2  b.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c.v(O2)=v(CO2)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f.CO和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实验题)下图为配制250 mL 0.2 mol/L Na2CO3溶液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称得Na2CO3________g;选取容量瓶规格:______________
(2)容量瓶使用前检验漏水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________;
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________;
C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 ________。
D. 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定容 ________。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 _______

(10分)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含有的质量。
(1)已知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NH3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a g某气体中含分子数为b,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3)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 g,则铁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4)36g水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5)配制250 mL 0.2 mol/L NaOH溶液需NaOH质量为________

(9)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的氯化钠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1)操作①能否用硝酸钡溶液?_____ (能或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①后,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

(10分) 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

AB CD
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_____________ ;
⑵.从碘水中提取碘 _____________
⑶.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_____________
⑷.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_______
⑸.除去粗盐中的泥沙_____________

碘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以碘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在实验室中,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和实验装置如下:

(1)指出上述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
步骤③,步骤⑤
(2)写出步骤④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④除了加入过量Cl2,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填代号)。
A.浓硫酸 B.H2O2溶液 C.KMnO4溶液
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