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6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绝缘材料,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 3F2(g) = SF6(g) ΔH=" -1220" kJ/mol。已知:1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 F—F键需吸收的能量为160 kJ,则断裂1mol S—F键需吸收的能量为
| A.330 kJ | B.276.67 kJ |
| C.130 kJ | D.76.67 kJ |
右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
|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
|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 |
|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
有关右图装置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
| B.溶液中发生了变化:4Fe(OH)2+O2+2H2O=4Fe(OH)3 |
| C.Fe为正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 |
| D.NaOH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
|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
|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
| 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
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容量达氢镍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电一次。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
2CO32-+6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
| C.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8OH--6e-===CO32-+6H2O |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
|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
|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