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主张
A.创立民国,国民平等 |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英国思想家弥尔顿在1 667年写的《失乐园》一诗中“对最高的掌权者,发出了怒吼”。“掌权者”是指
A.都铎王朝 | B.“护国政体” | C.英国议会 | D.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2年内战的爆发到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经历了一个残酷斗争的历程,请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 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② 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实行军事独裁 ③ 光荣革命爆发④ 查理二世成为英国国王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地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是由公民组成的。”下列符合以上定义的民族国家是
A.英国 | B.美国 | C.普鲁士 | D.日本 |
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 |
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
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
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
《英国政治制度史》:“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1692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先是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此时的英国国王拥有立法否决权 |
B.此时的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 |
C.此时的英国上院具有立法否决权 |
D.此时的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