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图,回答题: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是( )
A.扩大商品粮生产范围 |
B.限制商品粮种植,大力种植棉花、油菜 |
C.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
D.建蔬菜、花卉等农产品出口基地 |
城市N布局石化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接近水源 | B.接近原料产地 |
C.接近市场 | D.科学技术先进 |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大洋洲、非洲 | B.欧洲、非洲 | C.非洲、欧洲 | D.亚洲、拉丁美洲 |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① 南部沿海密集,北部高原稀少② 东部沿海密集,西部高原稀少
③ 平原地区密集,山区稀少④ 沿海密集,内陆稀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 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
C.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 D.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
表1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图2是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
1975年 |
1985年 |
1995年 |
2005年 |
|
出生率(%) |
4.4 |
4.3 |
4.3 |
4.3 |
死亡率(%) |
2.0 |
1.7 |
1.6 |
1.4 |
该国处于图2中的
A.阶段I | B.阶段II | C.阶段III | D.阶段IV |
该国1975—2005年期间 ,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 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
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 |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
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岩石与1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形成岩浆岩的物质来源于
A.岩石圈 | B.地壳 | C.地幔 | D.地核 |
图3中
A.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 | B.乙地的河流自南向北流 |
C.乙丙相对高度小于1000米 | D.夜晚时,风从丙地吹向乙地 |
该区域
A.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 B.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C.典型粮食作物为水稻 | D.地形的形成仅受内力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