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雷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 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26-1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若小雷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L1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3)小雷排除故障后,按图2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滑片P向_______(选填 “A"或“B")端移动,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 次数 |
电压/V |
|
实际功率/W |
电阻/Ω |
| 1 |
1.6 |
O.20 |
O.32 |
8.00 |
| 2 |
2.5 |
O.24 |
O.60 |
1O.42 |
| 3 |
2.8 |
O.26 |
O.73 |
1O.77 |
②请将记录数据时遗漏的物理量和单位填入表格的空格处。
(4)小雷注意到灯L1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 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________,它越亮。
(5)用L2替换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_______表的量程,发现灯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L1相似。
(6)小雷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用上表中灯L1的3次电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电阻更准确。"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小雷忽略了________对小灯电阻的影响。
②有同学认为“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如下图丙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 路程(cm) |
运动时间(s) |
平均速度 |
90 |
3 |
|
40 |
2 |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 ;
②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如图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你读出它们的示数。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图(甲)中物块的长度为 cm;测量物体温度的基本工具是 ,图(乙)中所示温度是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如图所示的时间是 S。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 序号)。A.水蒸汽 B.小水珠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 “外焰”或“焰心”)。
(2)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 的是 (选填“A” 或“B”)套装置。
(3)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的相同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 的)。由图像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 (填“相同”或“不同”),图 (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他 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是 。
(4)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 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 。
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雪糕在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中 图(选填“甲”或“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