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完成题。 (共5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全诗紧扣“ ___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请你简要赏析“割”字的表达效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歌鉴赏。
除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寒灯”营造了除夕怎样的氛围?
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书湖阴先生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②排闼(tà):推开门。
诗的一、二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歌三、四两句被誉为神来之笔,每一字都极具表现力,请从中任选一字词作简要的品析。

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注:“昭君怨”为词牌名。
阅读上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对象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这首词的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古诗鉴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次”,原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游子)的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