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过程。在下列哪种体外温度条件下,采集到的血液凝固最快
A.0 ℃ | B.15 ℃ | C.25 ℃ | D.35 ℃ |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人凝血因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该目的基因 |
B.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进入羊受精卵细胞后,其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 |
C.在该转基因羊体内,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聚合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
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豌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豌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②CD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③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④“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h
⑤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⑥BC阶段染色体和DNA分子都呈解旋状态
⑦在CD阶段细胞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及着丝粒分裂的现象
A.二项 | B.三项 | C.四项 | D.五项 |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伊乐藻侵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光照强度和温度 |
B.B点条件下伊乐藻光合作用停止 |
C.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
D.若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HCO3,则B点向右移动 |
细胞中由膜包围的结构,可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下图为细胞生物膜系统部分结构组成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c分别是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 |
B.同时发生在m和p上的另一项物质变化分别是[H]+O2→H2O、NADP++H++2e-→NADPH |
C.图中的f和h分别是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
D.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图中f→c膜之间的转化 |
生物体中,能产生多糖的场所是
①肝脏②骨骼肌③高尔基体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⑥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