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暗反应的进行与光有关,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H]和ATP不足 |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
下图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和低温均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活 |
B.酶均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C.降低反应活化能是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 |
D.大多数酶对反应物没有严格的选择性 |
下图中I~Ⅳ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图中均为主动运输 |
B.在图Ⅱ和图Ⅲ中为主动运输,在图Ⅰ和图Ⅳ中为被动运输 |
C.在图Ⅰ、Ⅱ和Ⅳ中为渗透作用 |
D.在图Ⅲ中为主动运输,而在图I、Ⅱ、Ⅳ中为被动运输 |
人的红细胞中能维持细胞中高浓度的钾离子和低浓度的钠离子的状态,是因为这两种物质进出细胞的特点是( )
①低浓度到高浓度②高浓度到低浓度③消耗能量
④不消耗能量⑤需要载体蛋白质⑥不需要载体蛋白质
A.①③⑤ | B.②③⑥ | C.①④⑤ | D.②④⑥ |
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 B.二氧化碳由静脉进入肺泡内 |
C.水分子进入细胞 | D.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