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春愁》丘逢甲作于1896年
材料二:2003年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时,会见华侨和留学生各界代表,谈到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请回答:(1)材料一中"去年今日割台湾"指的是什么时间中国被迫签订什么条约?(2分)
(2)材料二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是指什么? (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12月初,美国参议院通过表决,承认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极端愤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以来,随着世界连成一体,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18-19世纪,在北美大陆上,美国两次血与火的洗礼,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它不仅关系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义上也超过两国的范畴……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谁?美国诞生以前北美大陆是西方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2)“美国两次血与火的洗礼”具体指什么事件?它们对美国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中美两国关系应如何处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的“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性质是什么?为发展经济,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

英、法、美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从此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远在大洋的中国也深受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0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说:“国王是法律的创立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而在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土著人、殖民者和贩卖来的黑奴构成这块新大陆的居民。长期融合后产生了新的民族,并宣告了国家的独立。以后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该部宪法为日后许多国家成文宪法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材料三 “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法律面前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权利法案》确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权力原则?该法案的颁布使英国成为什么样政体的国家?
(2)材料中北美产生的新民族是什么?宣告独立的文献是什么?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这是对近代史上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理念的成功实践?
(3)该文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哪次政治运动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

某校九年级一班的同学正在进行“中俄两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第一组同学搜集到以下图表

第二组同学从课本中找来以下资料
材料一 毛泽东有过一段非常形象的描述。他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组同学从网上找到如下资料
材料三 2001年7月,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奠定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于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对扩大中俄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和双方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图一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l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哪一政策的实行?这一政策在农业上的措施是什么?
(2)从图二你可以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么?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
(3)为改变材料一中的局面,建国初期我国制定了什么经济发展规划?
(4)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说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努力地“做到这一点”。
(5)据材料三指出中俄两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有何现实意义?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北师大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1889年,巴黎再次承办世博会,……由于采用了电灯照明技术。这也成为第一次晚上也开放的世博会。……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为埃菲尔铁塔安装了一部电梯,参观者可以直达顶层。
(1)中国的“技术发明”不断传入西方。汉代架构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什么?在中国传入欧洲的诸多发明中,其中一项发明为欧洲革命提供了军事武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这里的中国“一项发明”和“欧洲革命”的性质分别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在工业革命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情景的出现,得益于第几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将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5)当我们欢呼科技发明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充裕与精神上的满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我们的天空不再蓝了,河水不再绿了,这告诫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