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如图甲)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图乙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汽化,并从空气中吸收热能;
B.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冷剂在______中汽化,在______中液化。
⑵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____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____中。
小亮同学想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
(1)小亮总共做了2次实验,他把第一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入表中;第二次实验,他将A.B两点间的定值电阻由24Ω换成12Ω,然后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C”或“D”)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则此时表格中空白处的电流为A。
实验序号 |
U/V |
R/Ω |
I/A |
1 |
4.8 |
24 |
0.2 |
2 |
4.8 |
12 |
(2)小亮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请你对以上的探究过程做出评价,并写出两点评价意见:
①
②
小红为水鹏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红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红请小鹏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处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红一只手麻利地在小鹏跟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鹏沿着小红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1)若实验中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到薄玻璃板的垂直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S1S2(选填“>”、“<”或“=”)
(2)小鹏之所以能看到“水火相融”的奇迹,是因为他看到的燃烧的蜡烛A实际上是蜡烛B通过薄玻璃所成的等大的、、像。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选择甲、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是用来研究带来的安全隐患。
(2)选择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小灯泡的电阻:
甲乙
(1)请你帮他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2)该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压表有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你认为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3)该同学排除电路故障后,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 ,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0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Ω。
(4)该同学提出在测定值电阻的实验中,绘制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而本实验得到的是曲线,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某兴趣小组提出利用“研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与所需器材(斜面、木块、不同质量的小钢球)来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设想。请你帮助完成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中通过观察的大小,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
(2)本实验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 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4)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________,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5)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