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包括由附近地区陪审团审讯的权利、举行公开集会以讨论群众疾苦的权利、向英王请愿的权利,是殖民地人民的天赋权利。
——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权利宣言》(1774年)
材料二 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的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
(1)指出材料一所述宣言与《独立宣言》对美洲政治属性认识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局面,是如何通过“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改变的?
国家记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集体记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既有被迫融入世界的屈辱记忆,又有找寻中国发展道路的革命记忆,还有追求国家富强的改革记忆。
(1) 请列举能体现以上三种记忆的历史事件。
(2)选择其中一种记忆,论述它如何塑造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国际格局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20世纪先后形成了四个重要的国际关系格局。
问题:
(1)在方框中依次填出20世纪先后形成了四个重要的国际关系格局。
(2)结合史实叙述二战后至今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
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特征
中世纪这个概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后来泛指整个欧洲封建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在中世纪,欧洲人经历了愚昧、封闭、遏制人性的“黑暗的世纪”。近年来,学者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黑暗的中世纪”的论断有失偏颇,中世纪在缓慢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各种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两种观点。
法国王权的提高
“腓力四世时期,法国王权发展到新的高度。他为了赢得各阶层的政治支持,加强自己的地位,在巴黎圣母院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
问题:
(1)14世纪初,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2)为什么说腓力四世时期法国国王的权力“发展到新的高度”?
(3)你如何看待此时法国王权提高这一历史现象?
中世纪城市
材料一 “城镇最初也受其地区的贵族、主教或修道院的管制,这一点很符合逻辑。”
——本内特·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 “有的贵族是迫于城市暴动和反抗的压力,才发现这些法令的,有的认识到他们辖地内这些繁荣的商业中心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而自愿发布这些法令;还有的贵族则主动在新城镇里发布特许令,他们规划街道的分布,建起城墙,另外通过给与优惠条件的形式吸引商人们的到来。”
——本内特·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 (11到12世纪)“没有一个运动再比城市的兴起具有更持久的意义,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史开端。”
——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问题:
(1)为什么材料一里说“这一点很符合逻辑”
(2)材料二中讲到“城市特许令”,市民们为什么想要“城市特许令”?市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特许令”?他们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取得“城市特许令”?
(3)材料二里第三类贵族主动发布“城市特许令”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