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细胞衰老的内部因素有( )
①生物体的发育年龄 ②物种的寿命 ③细胞质的发育年龄 ④细胞核的发育年龄 ⑤周围相邻细胞的影响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①③⑤ |
兔的长毛对短毛是显性,某杂合的卵巢中,所有成熟的初级卵母细胞共有20个控制毛长度的基因,则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X个含控制短毛基因的卵细胞;这些基因由Y种核苷酸组成,杂合基因的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有关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4、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B.10、5、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C.5、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D.5、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 |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
C.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以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 |
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图①②对应于图④中的BC段,图③对应于图④中的DE段 |
B.若图③是雌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结果,则该细胞一定由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而成 |
C.若某动物睾丸内的一个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②,此细胞一定不会产生AB的精子 |
D.若某植株的一个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该植物不一定是单倍体 |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
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
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
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甲中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②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
③图乙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相同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④图乙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