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据报道,2006年形成了新的一轮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示意图。”读图回答 1-3题。
| 
 | 
| A.甲地海面水温为4℃ | B.甲地海面水温比同纬度地区高4℃ | 
| C.甲地海面水温比海底高4℃ | D.甲地海面比常年平均水温偏高4℃ | 
.据图判断,“≥5℃”的海区在赤道上延伸约()
| A.3500km | B.4500km | C.5000km | D.5500km | 
.下列关于赤道附近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地降水增加,气候更加湿润②B地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
  ③A地上升气流较正常年分减弱④B地下沉气流较正常年分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某山地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1 -3题。
.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 ()
| A.150N附近 | B.250N附近 | C.350N附近 | D.450N附近 | 
.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 A.1月气温递减率比7月大 | B.1月出现逆温现象 | 
| C.7月气温递减率低处比高处大 | D.该山顶有永久积雪 | 
.导致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
| A.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 B.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 
| C.到达的大气辐射少 | D.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 | 
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1~3题。
.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 A.8时~16时30分 | 
| B.17~23时 | 
| C.16时30分~7时 | 
| D.23~5时 | 
.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A.500米 | B.100米 | 
| C.350米 | D.150米 | 
.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 
|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 
|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 
|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 
读下面两图,完成1~3题。
.a区域的自然带是(  )
| A.热带雨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 
| C.热带荒漠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b区域所属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①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 ②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 ③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 ④沿岸有寒流流经 ⑤沿岸有暖流流经 ⑥位于低纬地区,终年受上升气流的影响
| A.①④⑥ | B.②④⑤ | C.③⑤ | D.⑤⑥ | 
.影响甲图所示气候类型与a区域气候类型共同的大气环流形势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 B.西风带 | C.副热带高气压带 | D.信风带 | 
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分析判断1~3题。
.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  )
| A.维多利亚湖 | B.大自流盆地 | 
| C.科罗拉多大峡谷 | D.潘帕斯草原 | 
.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  )
| A.亚寒带针叶林 | B.热带雨林 | 
| C.温带落有叶阔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 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 
| C.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 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