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地理原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沧海桑田” |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C.“水滴石穿” |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期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2)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B.50<T<150 C.150<T<200 D.50<T<100
(3)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热 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个城市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
①扬州②长沙
③哈尔滨④石家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图示天气状况出现时,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①甲、乙、丙三地中,风力最强的是丙地
②甲、乙、丙三地都是晴朗天气
③甲地刮西北风,乙地刮偏北风,丙地刮偏东风
④甲、乙、丙三地温度最高的是丙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18~19题。
(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2)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D.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2)图中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其原因是()
A.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B.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
C.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D.受来自北冰洋的西南风影响
(3)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D.水源条件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示日期过后地球公转速度减慢。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示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0°、70°E
B.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70°W
C.北京时间是3时20分
D.23°26′N正午太阳高度大于23°26′S
(2)关于图示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播种时期
B.北京地区正值沙尘暴多发时期
C.天山北麓牧民适宜在云杉林带以上牧场放牧的时期
D.长芦盐场受气候影响而生产量减少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