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题。有关该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
B.该城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
C.影响该城市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因素 |
D.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
近年来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
①该城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②该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③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珠三角地区民工待遇相对较差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波的尼亚湾沿岸地区河流众多,有关其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量较大,含沙量少,有结冰期 |
B.水量较小,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
C.水量较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
D.水量较小,含沙量少,有结冰期 |
甲、乙两地处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特点不同,造成其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地形 |
B.太阳辐射 |
C.海陆位置、洋流、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有关该工程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管道工程建设,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
B.可以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C.诱发东南地区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 |
D.管道敷设成本过高,应该转为铁路运输 |
管道干线沿线自西北向东南依次经过我国的
A.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区 |
B.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江南丘陵 |
C.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区 |
D.绿洲农业、水田农业、旱作农业区 |
读我国某区域≥10℃的年等积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场面极为壮观”。判断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在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图中N处≥10℃的年等积温线明显向北凸的原因是
A.位于河谷地带,气温高 |
B.位于黄土高原,太阳辐射强 |
C.河流的调节作用 |
D.冬季风影响小 |
读中亚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该流域最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 D.草场破坏 |
有关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沙尘暴强度增大,频率降低 |
B.草地面积增长幅度较小 |
C.河流含沙量增大 |
D.气温日较差减小 |
设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为ΔH,则ΔH小于30°的地方位于
A.南、北纬6.5°之间 |
B.6.5°S—23.5°S和6.5°N—23.5°N |
C.南、北纬30°之间 |
D.17°S —23.5°S和17°N—23.5°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