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功,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二1895年,京师城门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的“孝钦皇太后”指谁?甲午年指哪一年?这段话描述了什么事情?
(2)材料二中“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分别指何事?
(3)你认为“三军败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割地求和”这件事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春秋战国结束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共10分)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1)统治的和谐: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人与自然的和谐:如图是战国时期修筑的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的重大水利工程,请写出它的名称。
(3)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暴君(写出一位即可)。
(4)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如何加强国家管理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读图识史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内容的填写。
照片一展示了中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生活,住着房子。
照片二中的人物被全世界华人尊称为“”。
照片三拍于陕西的西周墓地遗址,照片四是西周著名的五祀为西周凭借制度,巩固了国鼎,这是商周时期家的统治。文明的重要代表。
(2)上述照片所反映中华文明呈现什么特点?(写出一点,2分)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图片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
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
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的人物是谁?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2)材料二中他作为教育家“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3)材料三中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请写出他的一句教育名言。
歌谣中的历史
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下面是网上下载的两段历史歌谣:
歌谣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歌谣二: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在吟咏品味之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歌谣一中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歌谣二中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条措施?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条措施(4分)
(3)材料中体现齐桓公能成为“第一霸主”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代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识图知史】
(1)请仔细观察与阅读下列图片,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探图识史】
(2)据图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有何特点?
(3)图一到图四分别代表哪一政治派别的探索?
【解图悟史】
(4)中国近代化对当今中国现代化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