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6日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审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中国人大网30日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在网站公布半天时间已征集近千条意见。这一过程体现了 ( )
①我国政治生活中实行民主集中制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③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人大代表切实行使了立法权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
观察漫画,“延伸了前人的路也是成功”,这是因为
A.延伸了前人的路比另辟蹊径更难 |
B.延伸了前人的路推动了事物发展 |
C.前人的经验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
D.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
下边图表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时间 |
发明产品 |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需的时间 |
|||
二战前 |
照相机 |
112年 |
|||
电动机 |
65年 |
||||
电话 |
56年 |
||||
二战后 |
原子能 |
15年 |
|||
电视 |
5年 |
||||
激光 |
2年
|
子贡倦于学,乞于孔子,“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仲尼的话
A.否定相对静止,错误 | B.认识到事物是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的 |
C.看到事物是前后相继联系的 | D.把握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句表明
A.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 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C.任何事物都只是相对静止的 | D.静止的事物是不可能存在的 |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上述观点属于
A.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辩证法思想 |
B.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观点 |
C.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
D.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