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下列选项和这两句俗语反映的道理相同的是(   )
①“汗滴禾下土”才知“粒粒皆辛苦”   ② 尝百草,才有“神医”李时珍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2月12日,山东省政协常委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必须
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力量③立足社会实践,传承传统文化,博采众长④推动指导思想多元化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弘扬“北京精神”,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之举。“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可见,北京精神体现了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B.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C.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D.文化反映经济,与经济发展同步

漫画《姚明与“老夫子”》将两大角色跨越时空走到了一起,也给双方的爱好者提供了一次了解对方的难得机会。漫画构思凸显了

①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②继承与发展的寓意
③民族与世界的结合
④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一条高铁,让北京人拥有了海滨,让天津人拥有了故宫和北海;一条高铁,让华山有了河南的烩面,让洛阳有了陕西的羊肉泡馍;一条高铁,让上海有了西湖,让杭州有了黄浦江……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④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经过一年多的提炼和290多万群众投票评选,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于2011年11月2日在京正式向社会发布。“北京精神”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材料表明
①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