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回答题
表:某地气候相关数据。
| 经纬度位置 |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 (mm) |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 |
| 33°N,98°E |
-12.8 |
8.7 |
561.4 |
<0.2 |
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植被 |
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雪灾 | B.台风 | C.泥石流 | D.暴雨洪涝 |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洋流 | D.人类活动 |
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地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
| 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
| C.甲、乙两地均盛行西北风 |
| D.甲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 A.冷锋过境 | B.暖锋过境 |
| C.气旋过境 | D.反气旋过境 |
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
| 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
| C.7日洪水水位最高 |
| 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
|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
|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
|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
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 )
| A.我国华北正值春旱严重 |
| B.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
| 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
| 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 |
如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
|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
|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
|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
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 A.武汉梅雨 | B.南京伏旱 | C.北京寒潮 | D.哈尔滨洪涝 |
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高度上的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热力环流的大气运动方向是( )

在图示高度范围内,能正确表示两地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F(只考虑大小)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