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我国某地某月两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该月可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该月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半球昼夜时差逐渐变大
C.南极地区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D.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持续增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显示西欧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1984~198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促进西欧部分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
①传统工业的复苏②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④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3年12月上旬,长三角地区出现罕见的雾霾。下图反映绍兴某日近地面的PM2.5指数变化(指数越大污染越严重)。完成下列各题。

该日午后PM2.5指数低,其原因最可能是

A.对流运动增强,雾霾扩散快
B.太阳辐射增强,雾滴被蒸发
C.大气降水,降尘作用明显
D.逆温层厚度大,雾霾位置低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PM2.5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

A.农村秸秆燃烧 B.矿物能源使用
C.交通运输扬尘 D.建筑工地扬尘

下图是我国2006年和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与2006年相比,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特点是

A.煤炭消费总量大量减少 B.石油消费总量基本不变
C.天然气比重大幅增大 D.可再生能源总量增加

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产生的明显影响是

A.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B.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C.能源生产成本增大 D.能源紧张状况缓解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1995~2005年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资源开发工业化 B.婚姻家庭文化教育
C.生态改善工业化 D.资源开发 文化教育

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 B.加快人口老龄化
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 D.加快城市化进程

下图为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不考虑负值)日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一年中,a值的变动范围是

A.19.5°~66.5° B.23.5°~70.5° C.19.5°~90° D.0°~70.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