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了乙酸和另一种化学式为C6H13OH的物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6H13OH分子中含有羟基 |
B.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
C.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H3COOC6H13 |
D.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 |
能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的是
A.蔗糖 | B.淀粉 |
C.油脂 | D.麦芽糖 |
二甲醚(CH3-O-CH3)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下列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A.利用金属钠 | B.利用质谱法 |
C.利用红外光谱法 |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法 |
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molX和1molY,向B中充入2molX和2molY,起始VA=VB= a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
X(g)+Y(g)2Z(g)+W(g)△H>0;达到平衡时,VA=1.2a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反应开始时,B容器中化学反应速率快
② 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40%,且比B容器中X的转化率大
③打开K达新平衡后,升高B容器温度,A容器体积会增大
④打开K一段时间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6a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只有④ |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Fe2++Ag+Ag + Fe3+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反应开始时,电子从甲中石墨经导线流向乙中石墨 |
B.电流计指针为零时,上述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
C.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加入FeCl3固体,乙中石墨电极反应为Ag - e- ="=" Ag+ |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乙中加入硫化钠固体,电流计指针读数仍为零 |
X、Y、Z是三种气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其变化符合下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X(g) +3Y(g)![]() |
B.若图III中甲表示压强,乙表示Z的含量,则其变化符合图III中曲线 |
C.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Y的转化率降低 |
D.图II中曲线b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a一定是没有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