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         ,c是         ,d是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等。
(4)细胞器膜、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当人紧张或寒冷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呼吸加快,反应灵敏等相关反应,这是调节。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释放的 ________。请写出寒冷时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反射弧: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2)由上图可知,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将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A瓶说明了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不会产生TSH。将各瓶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A瓶与B瓶相比较说明:下丘脑不能分泌TSH。
A瓶与C瓶相比较说明:
与D瓶相比较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④C瓶与E瓶相比较说明:
从本题所给的材料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体现的调节机制是

下图甲表示人体脊髓反射弧模式图。乙表示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A处为一适宜的刺激,B处放置一电位计,据图回答:
(1)甲图中有个突触,当刺激结构④时,膜电位变化是,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填标号)。
(2)乙图中的C是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不能从C传到A的原因是
(3)乙图中,若刺激A点,电流计B有(相同或相反)方向的偏转;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静息状态,说明此时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可能会有 方式。
(4)缩手反射属于 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的控制。
(5)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肌细胞收缩。“肉毒毒素”美容已经成为时下普遍接受的面部除皱方式,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从而抑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结合有关知识分析,使用“肉毒毒素”美容后的症状是:
(6)甲图中,提供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必要的实验用具,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单向传递的步骤是:一组:电刺激②(或②上一点),测量④上有无电位变化;另一组:

春天和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鸟类繁殖活动图解如下:(提示:下丘脑和垂体对性腺和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理相似。)请回答

(1)鸟类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写图中器官)
(2)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它们名称应该是:A是、B是
(3)为了提高蛋鸡产蛋率,由图示原理分析,可采取的方法是①
(4)据图判断,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实验组动物可以去除,如果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组动物, (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

下图为正常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成分。a、b、c、d、e表示物质运输途径。


(1) 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①②③④中的;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或④回流受阻,都会导致
(2) 如果③为骨骼肌细胞,当人体剧烈运动时,通过(物质)的调节作用,①中的pH值基本不变。
(3) 如果③为肝细胞,当正常人摄入高糖食物后,①中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含量上升,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该物质时,需要细胞的哪些结构参与?。在该物质调节下,通过a、e途径的葡萄糖(大于、等于、小于)b、d途径。
(4) 当①中水分减少时,其浓度改变会刺激感受器兴奋,最终使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减少,以维持内环境水的平衡。

(8分)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和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血渍含有蛋白质成分,油渍含有动物的油脂成分),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
/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
/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实验记录中酶的最适宜温度为℃。
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4)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9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