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 3)="6"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 c(K+)为2 mol•L-1 | B.上述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2 NA |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 |
将Mg、Cu组成的2.64 g混合物投入到100 mL稀硝酸中完全溶解,并收集还原产物NO气体(还原产物只有一种)。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 mol·L-1NaOH溶液,下图是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间的关系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硝酸的浓度为1.9 mol/L |
B.生成的NO在标况下的体积为0.896 L |
C.a的值为15 mL |
D.Cu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 化
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
温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c两点A2的转化率相等
B.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且T2>T1
C.b点时,平衡体系中A、B原子数之比为1:3
D.向a点的平衡体系中加入A2,可达到b点的平衡状态
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A、1 mol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B(g) xC(g);△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可能等于2也可能等于3
B. 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c(A) 增大
C. 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可使乙容器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
与甲容器内的相同
D. 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A、2 molB,则平衡时甲
容器中0.78 mol·L-1<c(A)<1.56 mol·L-1
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S2-、HS-、OH-、Na+、H+,则离子浓度一定是
c(Na+) >c(S2-) >c(OH-) >c(HS-) >c(H+)
C.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 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等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R2-)+ c(HR-)=c(Na+)
D.将0.2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2c(H+)+c(HA)-c(A-)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段BC代表Fe3+ 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
B.原混合溶液中n(FeBr2)= 6mol |
C.当通入Cl2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 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
D.原溶液中n(Fe2+): n(I━): n(Br━)=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