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 | 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 |
| 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 | 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 |
“感动中国”委员会对一位当选的老人有这样的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双鬓不坠青云志。”符合这个评价的是
| A.李四光 | B.钱学森 | C.袁隆平 | D.谢晋 |
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即答复当时讲学广雅书院的独尊宋学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康有为作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 A.阐明中西伦理的共通性 | B.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
| C.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 | D.说明启蒙思想的普世性 |
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促使黄宗羲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社会根源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传统道德的强化 |
| C.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D.西学东渐的影响 |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附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这些流派依次分别是
| A.儒、道、法 | B.道、法、儒、 | C.儒、法、道 | D.道、儒、法 |
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两人的思想在当时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前者阻碍了社会发展 | B.都不利于时代的进步 |
| C.后者推动了社会进步 | D.在一定程度上都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