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联接两个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拐点”。新春过后,在沿海甚至江西、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也出现“招工难”现象,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可能提前到来了。据此完成题。

有关中国 “刘易斯拐点”提前到来的特殊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计划生育,导致老龄化加剧
B.由于计划生育实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
C.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D.因城市化速度较快,导致乡村人口减少

下列工业部门受“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影响较大的是 (  )

A.大飞机制造 B.钢铁工业 C.玩具制造 D.高档时装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回答下列各题。

“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下列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

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日本、埃及 B.中国、印度
C.美国、加拿大 D.孟加拉国、美国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

A.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B.绿地面积减少
C.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D.经济发展趋缓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重大工程建设 B.人口分布不均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收入差距 D.户籍制度的改变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国人口出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

A.Ⅰ B.Ⅰ 和Ⅱ C.Ⅱ D.Ⅲ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根据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70%鼓励生育
B.60%计划生育
C.15%采取移民政策
D 30%鼓励人员出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