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示意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次数,读表完成题。
正午太阳高度 |
46.5° |
86.5° |
90° |
一年内出现的次数 |
1次 |
2次 |
3次 |
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00时 ( )
A.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
C.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 D.拉普拉塔河进入汛期 |
春分日,若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6:40,则该地 ( )
A.位于加勒比海沿岸 | 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
C.热带雨林分布广泛 | D.为热带季风气候 |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 水源 | B.光热 降水 |
C.风向 地势 | D.地形 河流 |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C.土地盐碱化 | D.洪涝 |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某运输机将①站的科考设备运往④站,飞行时间为26小时,一路上阳光普照,飞行的月份可能是
A.6月 | B.3月 | C.9月 | D.12月 |
长城站的科考人员试作一次穿越极点到达中山站的旅行,其前进方向为
A.一直向北 | B.一直向南 | C.先向南,再向北 | D.先向北,再向南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从图中的东京看北京,方位与距离组合正确的是
A.西北西 2000km |
B.西北西 5000km |
C.北北西 2000km |
D.北北西 5000km |
对图中A、B、C所示区域的面积,表述正确的是
A.A的面积最广
B.B的面积最广
C.C的面积最广
D.A、B、C的面积相同表格①②③④代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柬埔寨、日本、蒙古四国的耕地、牧场(牧草地)、森林等用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阿联酋、柬埔寨、日本、蒙古 |
B.日本、柬埔寨、阿联酋、蒙古 |
C.日本、柬埔寨、蒙古、阿联酋 |
D.柬埔寨、阿联酋、日本、蒙古 |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 | B.地震、海啸 |
C.台风、寒潮 |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
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b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
C.如果箭头a、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
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 D.图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
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
B.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
C.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