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重阳后菊花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咏》、《重》两诗都以菊为描写对象,分别表现菊花 、 的形象特点。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诗都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分别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你认为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夏侯审① 校书东归
钱起
楚乡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
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注: ①夏侯审:唐德宗建中元年中进士,曾任校书郎。②楚乡:指夏侯审的故乡安徽亳州谯县,该县旧属楚地,故称。
(1)此诗首联与李白《独坐敬亭山》首联的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2)前人评此诗时,认为颈联“最妙”。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本诗前两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对后面的抒情有何作用?
答:
(2)读诗贵在自悟,不同的读者,不同的时间,读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感受,请你谈谈读后两句的感受。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塞山①怀古
刘禹锡
王濬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③,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④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濬: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③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④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1)这首诗开头四句叙述“王濬伐吴”这一史实,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结尾一句写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月
韩偓
辛夷①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②,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注:①辛夷:一种香草。②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1)“四时最好是三月”,请简要分析诗中是怎样描写三月的。
答:
(2)请指出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并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它。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