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就业被称作民生之本,因为其不仅关系着劳动者生活的改善,更关系着家庭的希望、人生的尊严、价值的实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表一:近七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340
408
495
559
611
631
660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人。
表二:某市2011年人才供需对比

学历 
硕士及以上
本科毕业生
大专毕业生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
19%
48%
33%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17%
57%
26%

表三:对300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和北部地区
72.8%
25.2%
2%
首选职业
白领行业
蓝领行业
新兴行业
71%
27%
2%

(1)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存在的哪些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就业的意义 ?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采取何种对策解决上述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关于“五位一体”的部分提法

经济建设
耍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
政治建设
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材料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具体化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
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运用消费有关知识,就如何“加快建立扩大需求长效机制,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认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协商渠道的作用”,结合表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加以评析。
(3)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4)结合材料一,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2分)

【科学思维常识】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多个国家相继出现银行资金周转及主权债务问题,需要向国际组织及富裕国家寻求财政援助,以渡过难关。最近,地中海小岛国——塞浦路斯,成为继希腊、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之后第五个寻求财政拯救的欧元区国家。
(1)某同学依据上述材料得出了“欧洲衰弱了”的结论,其推理形式是()

A.必然推理 B.不完全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完全归纳推理

(2)“欧洲真的衰弱了吗?”如果上述结论可靠性不高,其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近年来,我国海洋权益不断遭受海上邻国的侵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离不开海洋意识的回归和海上力量的增强,这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1)下列措施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目标一致的是()
①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整合海上执法力量
②搁置争议,将黄岩岛领土主权归属提交国际仲裁
③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例行维权巡航,实现巡航常态化
④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有人认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因此解决南海诸岛的主权争端应发挥国际组织的调停作用,不应诉诸武力”。运用国际组织有关知识对此看法作出评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是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某校高三(2)班同学以“改革”为主题收集到以下信息出一期黑板报,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应问题。

(1)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结合信息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

(2)信息二中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何政治意义?

(3)有人认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4)根据以上信息,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说明不断推进改革的哲学依据。

[选修4—— 科学思维常识]
某校学生围绕交通堵塞这一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讨论出如图所示的交通堵塞的影响要素,并针对交通工具这一要素从轿车、公交车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提出治理交通堵塞的一些具体办法。

(1)学生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运用的思维方法主要属于 ( 4分)

A.归纳推理 B.类比推理
C.发散思维 D.逆向思维

(2)请你运用这种思维方法,从道路和管理这两个交通堵塞的影响要素中任选一个,提出至少三个治理交通堵塞的办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