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上述论述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
C.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
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下列与该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
C.无其器,则无其道 | D.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
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
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这告诉我们()
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品质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须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画上等号,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须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
①唯心主义②唯物主义③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辩证的观点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