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由此可见
A.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B.后人夸大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
C.鸦片战争没有唤起中国人的觉醒 | D.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进行孤军奋战 |
中共中央某会谈纪要指出,沿海经济开放区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并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要把沿海生产的“洋货”向内地销售,繁荣国内市场;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开拓国际市场。可见设置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目的是()
A.替代经济特区的“领头羊”地位 |
B.建立沟通内地和国外经济的“中间带” |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小特区” |
D.树立与浦东一样的地方经济“排头兵” |
2014年7月24日《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 ~ 2014》指出,2013年,中非贸易规模达到2102. 39亿美元,同比增长5.9%,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黄皮书指出,未来七年中非经贸关系将呈现“发展导向、投资引领、多元互动、推动转型”的发展趋向。中非关系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在外交上()
A.积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B.积极开展以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D.重视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
“邮票资料”显示了方寸之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邮政部门先后发行了数套邮票,以其特有的方式将遵义会议的丰功伟绩定格为永恒。这是因为
①遵义会议彻底清除了党内错误思想路线②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
③遵义会议标志中共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④遵义会议摆脱国民党军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表出自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 =100)
年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
总值 |
指数 |
总值 |
指数 |
总值 |
指数 |
|
1913 |
96910944 |
100 |
28302403 |
100 |
5299517 |
100 |
1914 |
15207580 |
108.5 |
16696945 |
58.9 |
4951471 |
93.4 |
1917 |
51989185 |
53.6 |
2309160 |
43.6 |
||
1918 |
49890293 |
51.5 |
1568853 |
29.6 |
①列强忙于一战,商品输出减少②国内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中国道统相传,陈陈相因,积习太深,以至于形成‘染缸’,民族衰弱至此亦是自然之事;这道统主要是儒、道、佛,其害无穷!”近代对传统文化持这种态度的最有可能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 B.资产阶级维新派 |
C.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 D.资产阶级共和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