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
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孟德斯鸠和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共同的政治主张是( )

A.君主立宪 B.民主自由 C.信仰得救 D.三权分立

18世纪法国的一位思想家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写道: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位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康德 D.卢梭

下图为近代某国国家结构及运作示意图,其所示政体的理论依据是:

A天赋人权学说
B三权分立学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北京大学马克尧教授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材料中伏尔泰没有认识到

A.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靖神
B.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
C.儒学思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D.儒学可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等级制度武器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堪称是历史发展的旅程碑,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

A.反映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C.体现了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D.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