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和唐朝国家统一,文化昌明,几位帝王文治武功,在古代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时,只有16岁,年轻有为,他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武帝发现了像董仲舒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贫寒的主父偃,长期怀才不遇,后来他到长安直接向武帝上书,武帝很赏识他,相见恨晚,立即任他为官,后来一年内竟将他升官四次。
-----选自中学历史课本材料中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董仲舒、主父偃分别给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些建议帮助汉武帝将西汉王朝推向了顶峰,这个顶峰是什么局面?
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割大腿上的肉)以啖腹(填饱肚子),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大臣向太宗进谏“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全盛打下了基础,结合材料,你认为太宗的哪些治国举措有益于“贞观之治”的出现?(两条即可,6分)
结合材料,分析两位帝王在其统治期间都出现治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向其它同学展示了四幅选自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
(1)要求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图1:图2:
图3:图4:
(2)回答:图一与世界史上的哪一事件有紧密联系?图四这个事件的发生对它本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3)图三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这一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破?
请你说出欧洲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他们的主要代表。6分
(1)名称代表
(2)名称代表
(3)名称代表
战争的发生,总是因为经济、政治、军事、民族等各种矛盾的激化而引发的。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就说过:“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共7分)
(1)材料中的“火药桶”和“一粒火星”分别指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海陆空展开了全面的厮杀,交战的双方主要是谁?请列举双方的成员国?
(3)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是什么?
(4)战争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哪一次?世人怎样评价这次战役?
(5)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6)说说我们应从这场战争中受到了那些启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为“求知识于世界”,明治政府还规定了统一的学制;仿照欧美,设立了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政府提倡学习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
材料二:“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哪些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 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欧洲各国掀起了占有亚洲物产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浪潮从此愈演愈烈。
(1)请说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请列举材料二中事件的主要代表
(3)说说材料二所述事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